当前位置:主页 > 蓝狮在线资讯 >
“我打算在中山安家!”中山正成为青年的“造梦工厂”
时间:2023-06-26 15:37 点击次数:59

  “别害怕现在的离别啊,微笑着挥挥手说再见吧,明天就等在下一个路口,再远的风景啊,我们会到达……”随着《启程》唱响,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2023届毕业的研究生们相继走上舞台。台下的学生们自发地跟着节拍挥舞手中的旗帜,庆祝学长学姐顺利毕业,奔向锦绣前程。

  6月25日,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以下简称“长理工中山研究院”)2023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火炬开发区管委会举行。长理工中山研究院的94名硕士、博士研究生迎来毕业时刻。据悉,这是中山研究院培育的第二批研究生,相比去年,今年留在中山发展的毕业生人数显著增长,同奔赴深圳的人数相当。

  两年前,他们携光南下,跨越3000多公里,来到伟人故里中山。两年来,他们共同参与并见证了长理工中山研究院从无到有、从有迈向优的建设发展。在长理工中山研究院生活的日子中,他们或在木棉花下散步,或在穿梭巴士上小憩,或在饭堂聊着当天的趣事。更多的时候,他们都埋头扎进实验室,用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努力实现科研梦想。

  他们是中山研究院辛勤培育的栋梁之才,从6月25日起,他们将牢牢铭记母校嘱托:“把个人的美好梦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明白祖国需要什么,人民需要什么,心怀‘国之大者’,努力成为新时代的继往开来者。”从长理工中山研究院奔向下一场山海。

  镜头里,是和赵佩信朝夕相伴许久的老师、同学。他们站位两侧的大屏幕上还播映着多年来他们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此刻,这群身披学士服的青年人才将奔赴全国各地,自此散落天涯。或许,这将是他们人生中,最后一张共同拥有的大合照。

  2021年9月18日,经过9个月的筹备,长理工中山研究院正式启动。这对于中山和长春理工大学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突破:前者拥有大湾区首个光电领域的研究院,后者则在大湾区迈出了“政产学研”领域第一步。启动那一年,长理工中山研究院就拥有了20位兼职教授、80位研究生导师和49位企业导师,首批吸引180名研究生入驻。

  赵佩信是首批入学的研究生之一。“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这边四季常青,尤其是别的地方冬天都特别冷的时候,这边格外舒服,气候十分宜人。”赵佩信2020年考入长春理工大学,2021年就随校“向南”发展的脚步来到了中山。

  除了气候外,中山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文明向善的风土人情,以及中山正迎来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深中通道即将建成通车等多重利好,迸发出澎湃生机活力,这些都令赵佩信向往。

  “中山的未来大有可期,发展前景非常广阔。”赵佩信说,中山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并且以工业立市,目前正大力推动传统制造型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不少企业都处在发展建设阶段,是一片适合年轻人干事创业的沃土,尤其适合他们这种技术型人才扎根发展。

  善于捕捉发展机遇的赵佩信,一下就坚定了留在中山发展的想法。“我去年10月就签企业了,今年7月7日,我就会去联合光电入职了。”赵佩信对自己毕业后的首份工作十分满意,与联合光电的协议一签就是3年。他说,他是学计算机出身的,主要向机器视觉方向攻坚,与联合光电的发展方向和人才需求十分匹配。入职联合光电后,他将做与视觉检测相关的工作,主要通过书写检测算法,利用计算机图像针对摄像头自动流水线上的产品进行缺陷检测、智能识别等。

  联合光电有很多技术在国内国际上都是一流的,能够毕业就进入这样一家行业领先企业,赵佩信在毕业前也作了很多准备。依托中山研究院与大湾区21家企业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这个资源,赵佩信曾到这些基地中实践学习过。这些学习机会不仅有益于推动他的科研研究,也能让他接触到这些公司的前沿项目,锻炼他的实践能力。

  “我毕业前是到深圳去实习的,刚好那家公司也是做细节检测的算法,联合光电觉得我这段实习经历很对口,就要了我。”赵佩信说,联合光电产业基础好,因此招聘要求也很高,他是从十几个人中披荆斩棘、脱颖而出的。

  “我打算在中山安家,长期发展。”赵佩信说,在中山生活两年来,他爱上了这里的生活节奏,并且联合光电给他开出了1万多的月薪,“这个工资水平,在中山可以生活得很舒服。”

  与赵佩信一样坚定留在中山发展的还有中山研究院2023届的博士毕业生董所涛。

  “新的一年,希望能够顺利毕业,寻个好工作,有个好前程。”是今年1月1日,董所涛在朋友圈许下的新年愿望。6个月后,30岁的董所涛确定了自己的毕业去向——入职长理工中山研究院,推动基础研究成果尽快实现国产化、产业化,同时为中山、大湾区发展培育更多有志有为青年人才。

  “我要留在中山和大家一起奋斗。”董所涛是吉林长春人,从英国硕士毕业以后,他考入了长春理工大学学习光电工程专业。他介绍,长春理工大学的前身,是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办,是新中国第一所培养光学专门人才的高等院校,素有“中国光学英才摇篮”之称。根据最新的评估,长春理工大学光学工程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A类,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就读博士的前3年,董所涛一直在长春理工大学本部就读。偶然得知中山研究院不仅衣食住行条件比本部好,教育资源也非常优质,他便自主申请跟着导师付秀华来到了长理工中山研究院,进行博士毕业的最后冲刺。

  董所涛说,长理工中山研究院给予了导师足够的资金去建设属于自己的研究室,不仅有比较全面且先进的仪器设备,也有良好的实验环境和条件,“我导师是先过来的,她在这边已经是全职任教了。她的教育教学水平非常高,科研能力非常强,在产学研结合方面也颇有自己的见解,一定程度上我是奔着她来的,我相信老师的眼光,加上良好的客观条件让我更加有信心如期完成博士学业”。

  4年时间就工科博士毕业,足以证明董所涛的优秀。博士期间,董所涛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就有5篇,其中SCI检索3篇、EI检索2篇。

  能够有诸多优秀的产出,董所涛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归结于长理工中山研究院的实验设备更为先进,能让他的课题实验更快完成。他说,本部的实验条件较差,设备也不够用,常常需要大家排队轮换着用,导致他们时常通宵达旦赶实验。到长理工中山研究院来了以后,他再没遇见过这种烦恼,也从来没有通宵熬夜过。

  来到长理工中山研究院后,董所涛继续积极进行光学技术研究。在精密光学薄膜实验室的支持下,他完成了光学膜厚监控系统的攻坚工作,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解决了多项光学薄膜领域的卡脖子技术,实现了高精尖设备的国产化替代。

  其实,在确定留校的同时,董所涛也收到了多家公司的offer,但他更渴望反哺母校,他热爱中山研究院淳朴苦干的优良师风、热爱中山宜居宜业宜创新的城市环境。

  董所涛直言,论文是否是第一作者,对于他们就业而言尤为关键,对于老师职称评级也十分重要。但他的导师并不要求他的论文第一作者必须是导师,相反十分尊重他的劳动成果。在这样的校风下,他更能潜心钻研科研事业。

  不仅如此,董所涛也十分看好中山未来的发展潜力,尤其是光电行业发展。董所涛在博士期间主要是从事光学膜厚系统有关的研究,这项技术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国防事业、日常生活等诸多领域。而该行业的领头羊正是联合光电,而火炬开发区更是汇集了数百家光电企业。他还表示,光电产业今年被列入中山市新十大产业舰队。乘着政府大力支持的东风,以及目前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大趋势,中山光电产业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火炬开发区很多光电企业的老板都是我们校友,他们与研究院的联系非常密切,也很支持我们扎根中山发展。”董所涛说,中山研究院在多方支持下,正处在一个大步快跑的高速发展时期,再加上中山贴心解决人才住房、子女入学等后顾之忧,他坚信对人才的吸引力将与日俱增。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行而不辍,未来可期。长理工中山研究院还有也将有无数个赵佩信、董所涛,他们以毕业为新的起点,毅然留在中山这座“造梦工厂”扬帆逐浪,与中山同舟共济,用所学的知识和技术为中山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执行院长李丽娟介绍,长理工中山研究院是中山市首个引进的硕、博联合教育培养基地。目前,中山研究院有在册研究生531名,包括69名博士、462名硕士,实行“企业导师+高校导师”双导师模式,由高校导师指导研究生学习理论知识,企业导师指导研究生专业方向的前沿技术及应用发展,“理论+应用”两手抓,实现“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成果转化在企业里”。

  在成绩方面,中山研究院毛渊博士获批人社部“赤子计划”特别资助项目,是广东省今年唯一入选项目。并且,自成立以来,中山研究院师生攻坚了多项卡脖子技术难题,刊发的论文更是不计其数。按照市政府与长春理工大学签订的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项目协议,中山研究院将打造成为1000人规模的硕士、博士联合教育培养基地,培养方向为光学物理、人工智能、光学材料等光机电算材领域。从目前来看,这种产教融合的模式,对中山企业引进高端人才、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具有重要意义,且成效初现。

  如今,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长理工中山研究院的新校区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当中。李丽娟表示,长理工中山研究院新校区位于中山市会展大道与玉泉路路口西北角,总用地面积约39.32亩,总投资超10亿元,拟新建总建筑面积约14.6万平方米,包括行政、教学、科研、活动中心、宿舍、食堂、体育馆等,将于明年8月全面交付使用。届时,长理工中山研究院将迈向新的历史征程。研究院新校址的建设,无不标志着中山在育才、用才、留才的生态营造上全盘再发力、再升级。这也为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来中山施展才华、实现梦想提供了优势平台。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60575B1-20203854

Copyright © 2028 蓝狮在线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